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中国·新春记事丨11岁的你又有了好兄弟

来源:中国卒中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1月28日 01:39:1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即将发车开往杜伊斯堡的“成渝号” 过去一年,中欧班列保持高位运行,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继续扩大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逐渐从理念、倡议、愿景变为现实。 这一年里,中欧班列“

  即将发车开往杜伊斯堡的“成渝号”

  过去一年,中欧班列保持高位运行,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继续扩大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逐渐从理念、倡议、愿景变为现实。

  这一年里,中欧班列“成渝号”在成都和重庆同时发出首趟班列,成渝两地的深度合作,有力促进了全国中欧班列“干支结合、枢纽集散”的集结中心建设,也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。

  中欧班列重庆中心场站里的龙门吊

  每天四班倒 装卸货物不停歇

  快过年了,有“雾都”之称的重庆天气还有些湿冷。凌晨3点多,一走进灯火通明的中铁联集重庆中心站,忙碌的吊装现场和温暖的灯火,令人顿时心生暖意。16米高空的龙门吊装卸机组驾驶室里,郑雨双正在左右开弓操作各种手柄、开关,全神贯注地把一个个集装箱装上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,今天这趟车的目的地是杜伊斯堡。

  早上8点,郑雨双结束了5个小时的夜班。做完交接工作,他打开驾驶室的铁门,爬下16米高的楼梯,准备回宿舍好好睡一觉。下午5点,养足精神的他将再次爬上驾驶室,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。

  记者跟随郑雨双爬上龙门吊

  郑雨双说:“我们的班是从前半夜开始上,还要上一个下半夜的班,所以说每天我们来单位是下午5点钟。就要去场吊室里面点名,拿那个每天装车需要的装车单。”

  心怀“巨龙” 风雨无阻

  2011年1月28日,首趟“渝新欧”专列从重庆出发,开往德国杜伊斯堡,中欧班列在重庆闪亮登场。发车仪式上,郑雨双静静地坐在龙门吊的驾驶室里,目送这条“钢铁巨龙”满载西去。明天,恰好是重庆中欧班列开行11年的日子。11年来,郑雨双和他的龙门吊风雨无阻地迎送着这趟“东方快车”。

  郑雨双在16米的高空操控龙门吊装卸货物

  郑雨双说:“自己工作的地方,自己的国家能输出这么多产品,到欧洲,甚至更远的地方去,作为其中的一个参与者,心里还是比较自豪的。”

  开行十年之际,重庆中欧班列迎来新的里程碑。乘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,成渝两地首趟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同时发车。这也是全国首次实现跨省市中欧班列合作。从“渝新欧”到“成渝号”,一年来,成渝中欧班列已经通达100多个欧洲城市,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、运输货值最高、区域合作最广泛、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。

  郑雨双:“每天达到的货流量增加了,然后发送量也增加了,然后中欧班列的数量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,以前可能我们一个星期装2、3列,现在有时候一天就要装3、4列。”

  满载货物的“钢铁巨龙”踏上万里征程

  威武的龙门吊坐起来会晕车

  随着业务量不断增长,更多的龙门吊出现在重庆中心站。许哲就是一位新来的龙门吊驾驶员。

  许哲说:“他们一般说你们在上面,有暖气有空调,好舒服哟。然后就说我们在下面,帽子、手套这些保暖用品这些都用上了,还是一样很冷。天气很好有太阳的时候,我们也很羡慕他们出来晒晒太阳,出来走动走动。”

  年纪不大的郑雨双,不知不觉也带了不少徒弟,95年出生的周陈就是其中之一。“最开始的话,会感觉晕车,操作的时候会向前向后,还会停下,开始不习惯没做过这个会感觉头晕。”周陈说,在外人看来,操纵一个30米高的庞然大物,很是威风。其实个中甘苦只有自己最清楚。

  龙门吊正在吊起集装箱

  吊装集装箱是个精细活儿,需要全神贯注、手脑并用,周陈说,要特别小心,防止出问题:“一两个小时以后,就感觉脖子酸啊,腰也直不起来了,特别是眼睛,就想这样躺下来。”

  累归累,周陈还是坚定地选择留下,他说,每天看到这个汽车来这里提箱,把货物发往全国各地,甚至发往其它国家,自己很有成就感。

  努力工作 回家“撸娃”

  2021年,就在郑雨双师徒和无数中欧班列成渝号建设者手中,成渝两地的中欧班列开行数占到了全国三成,货值超过2000亿元,两项数据位居全国第一。郑雨双说,他每天拿到的装车单上,品类也越来越多了:“刚开始的时候,就是一些笔记本、打印机啊,到现在什么都有了。衣服啊,鞋子啊,玩具啊,奶粉啊。”

文章来源:《中国卒中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zzz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128/618.html



上一篇:2021Q3中国在线直播行业现状、内容满意度及发展
下一篇:中国武术真的从来不能实战吗清代王爷的一则笔

中国卒中杂志投稿 | 中国卒中杂志编辑部| 中国卒中杂志版面费 | 中国卒中杂志论文发表 | 中国卒中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卒中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